看看阅读网www.kkshuwu.com

“祖母先别发怒,听朕一言。”

姜韶华正色说道:“朕这么做,是要稳住大梁各地驻军,以免皇位更迭之际人心动荡不安。”

“京城接连变故,就如天崩地裂,影响深远。一旦人心不稳,或许会匪盗流民造反,或者远离京城的哪一支驻军就直接举棋造反。到那时,会死多少人先不说,便是要发兵去平乱,得花多少军费?一旦打仗,战死的士兵要抚恤银子,受伤的也要抚恤。被战乱波及的地方要重建,也得朝廷拨人拨银子,这其中又要多少花费?”

“所以,朕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稳定人心。发足军费衣食,先稳住大梁四十支驻军。这是一笔极为划算的买卖,祖母算一算账,是不是这个道理。”

郑太皇太后不想算这笔账,蛮横又不讲理:“哀家不管这些。哀家只知道,藩王抄没的家资应该一分为二,一半充入国库,另一半就该充进内务府。这是朝廷历来惯例。哀家又没多要!”

姜韶华淡淡道:“朝廷的惯例,有些可以沿用,有些陈年陋习,到朕这儿,就得改一改了。”

郑太皇太后:“……”

郑太皇太后生生被噎了一下。想发怒吧,一来没立场,二来不知为何,对着姜韶华淡漠的模样就有些莫名的气虚。

姜韶华继续说了下去:“在朕眼里,国库和内务府没那么大的区别。国库里的银子都有用处,内务府的银子也得随时备用。南阳王府那边,冯长史也会每年送银子到京城来。朕除了必要的花销,其余都拿来做正事。”

“什么是正事?养兵就是第一等的正事。”

“大梁有强大的外敌,也有种种内患。没有强大的兵力,何来江山安稳。”

“不瞒祖母,我不但要发足军费,还要提高所有军队的待遇。他们也别想当兵混子,我要的是真正能上马打仗的精兵。”

“眼下大梁以步兵为主,骑兵只占了一成。真正精锐的骑兵,更是少之又少。要提高军队战力,至少要耗费几年之功。”

“祖母要和我齐心合力,可不能拖后腿。”

郑太皇太后语塞,半晌才悻悻挤出几句:“哀家才说了几句,你就一堆冠冕堂皇的大道理砸过来。哀家还有什么可说的。”

姜韶华深谙打一棍给几个甜枣的手段,立刻笑着哄道:“祖母深明大义,我这才和祖母细说。换了别人,连听都听不懂,更没有胸怀天下的眼光和格局。”

郑太皇太后被拍了一句马屁,脸色颇有好转:“这倒也是。宁安宫那里,你就别提这些了。那个李氏,能懂什么!”

姜韶华含笑附和:“祖母说的是。国朝大事,我自是要和祖母仔细商榷的。只要祖母全力支持我,我做什么事都能成。”

其实吧,郑太皇太后也是无奈退让。姜韶华在朝堂上的话,郑太皇太后岂能不知?不过是想借机发泄不满,换些实际的好处。

郑太皇太后便道:“安国公还在养伤,暂且不能回兵部。郑家还有年轻得用的,给他们安排个差事,历练历练。”

郑太皇太后口中说的,是郑宸的两个庶弟。郑二公子今年十七,郑三公子今年十五,也都是勉强能当差做事的年纪。

不给些实际的好处,郑太皇太后定会纠缠不休,姜韶华早有心理准备,应得也是爽快:“这些事,朕让陈长史安排。”

陈长史官位还是五品,却做着丞相该做的事。姜韶华对他极其信任,奏折交给他,政务也格外倚重。还有王瑾,也深受重用,大有未来丞相之势。

郑太皇太后对此其实颇有微词,少不得要唠叨几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