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阅读网www.kkshuwu.com

老姜家的事儿确实不好解决。

二大妈和了一下午的稀泥,也没和出名堂。

这不,院里的三位管事大爷一下班,便齐聚后院,找姜生财两口子谈心。

倒不是仨管事大爷闲的蛋疼,非要管闲事。

而是老姜家爷俩是外来人口,他俩的事儿只要不定性,居委会和街道就会一直惦记着。

万一,老姜家在因为这事儿闹出离婚的丑闻,仨管事大爷往后甭想过安稳日子。

不仅得被街道批评,还会影响年底的先进大院评比,住户们的怨气搞不好就得撒他们仨人身上。

当然了,还有另一种处理方式,就是站姜家媳妇那头,催促姜生财把人撵走。

但,易中海不能这么干。

他是以道德在院里立的棍,这么干是在掘他自己的根基,口碑就坏了。

没了口碑,不说别人,老二刘海忠第一个造他的反。

还有风评,爷俩在95号院住了也有小半个月,现在被易中海做主撵走,回头在南锣鼓巷,他就没法做人了。

附近的住户一提起他,就会说,哦,那谁啊!我知道,就是帮着院里邻居撵穷亲戚的管事大爷,那人不行,忒没良心。

你看。

道德这玩意,它就是个回旋镖,搞不好就扎自己身上。

因此,易中海责无旁贷,硬着头皮也得拉另外二位管事大爷上场劝说。

这不,易中海现在就坐在姜生财媳妇对面,苦口婆心的劝着:

“小姜他媳妇,这事你也不能怨小姜,毕竟是亲戚,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你要是真把小侄子送走,搞不好会影响小姜以后在厂里的职级晋升,你也知道,现在评职级不看技术,只论资历和人品,资历肯定没问题,慢慢熬就是了,这人品,学问就大了,回头厂里审核时,肯定会有人提起小姜对亲侄子见死不救,把来京城逃难的侄子撵回老家这档子事,你也甭说别人不知道,老爷子爷俩在院里住了小半个月,事儿早就传遍了,你也知道厂里那帮人闲着没事时,最喜欢嚼舌根子。”

一旁的刘海忠也搭话茬应道:

“对,老易说的没错,风评这玩意最能折腾人,但凡有点不妥,那帮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儿,就能给你翻出来,要我说,你就应下来,大不了让老爷子在乡下每月给你们寄点粮食,能帮衬多少,就帮衬多少,总比将来把孩子丢乡下自生自灭强,毕竟是一个枝的亲叔侄,就当给孩子做个榜样,也不能把人送走。”

“可不。”

仨管事大爷是轮番来,你唱罢我登场,刘海忠话音刚落,阎埠贵又接上了话茬。

“孩子多了以后硬气,多子多福嘛!将来不受欺负,再说了,你看我们家,就我一人挣钱,不也把四个孩子养的好好的,一人省一口,就能多养活一个,日子也不会一直这么难,我前两天看报纸,上面就说了,今年收成比去年好,不会再降定量,等明年说不定就开始涨定量,这孩子也嘴巧,回头真吃不饱,也能去富裕的邻居家里对付一口,怎么着也饿不死不是?”

这仨大爷的话吧!

看似有理,其实就是硬给老姜媳妇扣大帽子,挥舞着道德大棒,试图让老姜媳妇屈服,痛快认怂,把人留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