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阅读网www.kkshuwu.com

陈默从梦中惊醒,汗水浸湿了他的衬衫。梦中,他站在一个古老的村庄,四周是破败的房屋和荒芜的田野。一个穿着红色嫁衣的女人,脸上涂着厚厚的白粉,嘴唇血红,正对着他诡异地笑。她的眼睛空洞无神,却似乎能看穿他的灵魂。

他记得梦中的规则:

1. 不要直视禁婆的眼睛:她的目光能摄取你的灵魂。

2. 不要在夜晚外出:夜晚是她的领域。

3. 不要触碰红色嫁衣:那是她的诅咒之物。

4. 不要相信任何人:即使是你最亲近的人。

陈默摇了摇头,试图摆脱这个噩梦。他是一名作家,最近正在为新书寻找灵感。他决定去那个村庄寻找灵感,却没想到会做这样的梦。

第二天,陈默收到了一封来自那个村庄的邀请函,邀请他去参观并记录村庄的历史。他感到好奇,也有些不安,但最终还是决定前往。

到达村庄后,他发现村庄异常安静,村民们对他的到来似乎并不欢迎。他找到了村长,村长告诉他,村庄最近发生了一些怪事,希望他能帮助解开谜团。

夜晚,陈默听到了女人的哭声,那声音凄厉而绝望。他想起了梦中的规则,但好奇心驱使他走出了房间。他沿着声音走去,发现声音来自一个废弃的祠堂。

他推开门,看到了那个梦中的禁婆,她正坐在祠堂的中央,哭泣着。陈默想起了规则,但他已经来不及逃离。

禁婆抬起头,空洞的眼睛直直地盯着他。陈默感到一阵寒意,他知道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陈默试图逃跑,但发现自己无法动弹。禁婆缓缓站起身,向他走来。她的嫁衣在风中飘扬,红色的布料如同鲜血一般。

陈默想起了规则中的第四条:不要相信任何人。他意识到,这个村庄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禁婆的帮凶。

他开始大声呼救,但没有人来救他。禁婆越来越近,她的手伸向了陈默的喉咙。

就在禁婆即将触碰到陈默的时候,他突然感到一股力量涌上心头。他猛地向后一跃,躲开了禁婆的攻击。他意识到,规则中的第一条规定可能是关键。

他闭上了眼睛,不再看禁婆。他开始大声背诵他所知道的所有的诗歌和故事,试图用声音来对抗禁婆的力量。

奇迹发生了,禁婆开始后退,她的力量似乎在减弱。陈默继续背诵,直到禁婆彻底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天,陈默醒来,发现自己躺在自己的床上。他不确定昨晚的一切是否真实发生过。他决定离开这个村庄,但在离开前,他找到了村长。

村长告诉他,禁婆是村庄的一个传说,但最近似乎有人试图利用这个传说来控制村民。陈默意识到,他的经历可能是一场测试,或者是某种仪式。

他离开了村庄,但心中始终无法忘记那个夜晚。他决定将这个故事写下来,作为他新书的素材。他知道,有些规则,即使是虚构的,也足以让人恐惧。

回到城市后,陈默开始整理他在村庄的经历,准备写成一部小说。他将故事命名为《禁婆的规则》。随着写作的深入,他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区分现实与虚构。

他开始收到一些奇怪的信件,信中提到了一些他小说中的细节,甚至有些是他尚未公开的内容。陈默感到不安,他开始怀疑是否有人一直在监视他。

一天晚上,陈默在家中写作时,突然听到了女人的哭声。他立刻想到了禁婆的哭声,但他告诉自己那只是他的想象。然而,当他打开窗户时,他看到了一个穿着红色嫁衣的女人站在他的窗外。

他迅速关上窗户,拉上窗帘,心跳加速。他意识到,规则可能不仅仅是故事中的虚构,它们可能在现实中也存在。

陈默决定再次回到村庄,寻找真相。他需要知道,这一切是否只是他的幻觉,还是真的有超自然的力量在作祟。

回到村庄,他发现村民们对他的态度更加冷淡。他找到了村长,但村长似乎对他的到来感到惊讶,甚至有些害怕。

村长告诉他,自从他离开后,村庄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任何异常的事情。但是,陈默注意到村长的眼神在回避他,好像在隐藏着什么。

陈默决定在村庄过夜,他想要亲眼看看那个禁婆是否还会出现。夜晚降临,他躲在祠堂的暗处,等待着。

果然,禁婆再次出现,她的哭声在空旷的祠堂中回荡。陈默鼓起勇气,决定面对她,他想要打破这个诅咒。

他按照规则,闭上了眼睛,开始背诵他的小说内容。禁婆似乎被他的声音所困扰,开始后退。陈默继续背诵,直到禁婆彻底消失。

第二天,陈默醒来,发现自己躺在祠堂的地板上。他意识到,他可能找到了破解禁婆诅咒的方法。他决定将这个方法写进他的书中,希望能够帮助其他人。

他开始研究古老的文献,寻找关于禁婆的更多信息。他发现,禁婆的诅咒与村庄的历史紧密相关,可能是由于某个古老的仪式或者诅咒造成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默决定举行一个仪式,以解除禁婆的诅咒。他召集了村庄的居民,告诉他们他的计划。起初,村民们对此持怀疑态度,但陈默的决心最终说服了他们。

在满月之夜,陈默带领村民们在祠堂举行了仪式。他们一起背诵古老的咒语,焚烧了禁婆的嫁衣。随着火焰的升起,村民们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禁婆的诅咒被解除了,村庄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陈默知道他的小说不仅仅是虚构的故事,它还帮助了一个真实的社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