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最后的科举神童 (1 / 1)
看看阅读网www.kkshuwu.com
元长洹与温丹在造假和以假换真的行动期间,元长洹一直没有中止学业。以元长洹的学识水平,根本不需要入私塾,进学堂。四书五经和诸多诸子百家的学问,他早已学的滚瓜烂熟,就是许多西学和经世致用之学,元长洹全都烂记于心。
元长洹渊博而高深的学问,使他的前世欧方在军机处行走时,多有应用,并有所创新。
在这一世的十多年里,元长洹更是经常思考,融会贯通,与每天必学的现代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可谓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在元长洹12岁时,也就是1904年,他参加了京城乡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京城生员,成为最年轻的少年秀才。
京城学子和市民,都称元长洹为“神童”。
元长洹的上一世欧方,在14岁时,曾考取福建乡试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少年秀才,被福建人誉为“神童”。
时隔多年后,欧方的下一世元长洹,同样考取京城乡试第一名的骄人成绩,再次被京城人称呼为“神童”,并且比上一世的少年秀才还小2岁。
元王明为儿子小小年纪就考取了少年秀才欣喜如狂。这等功名,有的读书人一辈子都考取不得,这是元家的骄傲。
元王明展望着元长洹的美好未来,以儿子的学识水平,在20岁以前考取举人,进士等功名,都不在话下。儿子的志向前途,当不在伯伯元容安之下。
就在元王明憧憬着儿子的功名前景时,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在大清朝延续了二百多年的文官取士制度被取消,莘莘学子的入仕进官之道,随之断开。
元王明无奈之下,送13岁的儿子到伯伯账下参赞事务。
元长洹在13岁时,已实现了考取功名的目标,又将元家巨额财富的绝大部分转移完毕,已基本完成了他的讨债任务。
当然,这项讨债工程并没有停止,温丹和元长洹会随着元家新财富的进项,陆续转移置换,最终让元家兄弟竹篮打水一场空。
元长洹的前一世欧方,生前曾在大清军机处办事行走过一段时间,熟悉这一最高实权机关的运转行事规则。现在爸爸要送他到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伯伯所执掌的衙门里做事,他自信能做好,同时也可趁机了解一些这位将来盗取国权的仇人动向,就愉快的走进直隶总督衙门。
元长洹的上一世欧方在军机处行走时,见过元容安,对此人印象不是太好。现在作为他的侄子,在他手下做事,元长洹才发现,这位其貌不扬的北洋巨头,胸怀大略,谋略非凡,精力旺盛,能力特强,实为摇摇欲坠的大清掘墓人。
元容安作为封疆首吏,是清末在全国推行新政的中坚,致力于一系列新政的实施。
元容安参照西方制度,设立军政司,主持练兵事务。设立学务司,主持举办新式学校,取代旧式私塾。设立工艺局,主持全省各府州县工矿实业的兴办与推行。设立农务处,倡导全省农业的改良。设立巡警局,创立现代巡警,推行全省。
元容安还在天津等大城市进行现代市政建设。
元容安引进西方司法制度,建立司法、审判体系。成立商会,建立现代化实业家组织。成立银行,建立现代金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