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目中无人杨嗣昌 (1 / 1)
看看阅读网www.kkshuwu.com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此刻的孙承宗已然获得了崇祯皇帝的充分信任与高度器重,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处在这个位置上,很多事情便由不得他自主选择了。面对杨嗣昌的咄咄逼人之势,他不得不开始计较起其中的利害关系来。
只见孙承宗缓缓转过头去,目光如炬地凝视着杨嗣昌,开口发问道:“那么,按照文弱(杨嗣昌字)你的看法,如果有亲王在京城不幸薨逝,咱们军机处应当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方才能切实维护好陛下的无上圣誉呢?”
杨嗣昌自然也听出来孙承宗这位历经四代朝堂的元老重臣有着考验自己应变能力的意图,但他却表现得镇定自若、毫无惧色,甚至都没有经过片刻思考便脱口而出:
“假如福王殿下不幸薨逝,那么我们应当立刻向陛下禀报请示。如果陛下因为某些原因难以直接下达中旨,那就可以让军机处与内阁中书共同拟定一份紧急咨文,并迅速传送给京城内的各个衙门,特别是宣传部衙门更是重中之重。
务必要保证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统一对外口径,切实做好舆论监督管控工作,坚决杜绝那些心怀不轨之徒借机散布谣言,以免扰乱军心和民心。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在亲王的殡葬期间,各个衙门的堂官们必须从当日起全部留在衙门里夜间住宿值班,绝对不允许私自返回家中。倘若有人胆敢违抗这一命令,不管其身份地位如何,一概予以罢官免职处理!
第二点,当亲王殡殓之时,朝廷各个衙门的大小官员皆需更换穿戴。他们须头戴黑色纱帽、身着青圆领服饰,并系以黑角带,脚蹬皂靴。即便如此,这些官员仍应如往常一般进入衙门处理政务。与此同时,还需诚心诚意地为其他尚健在的亲王们祈祷祝福整整三日。
陛下尽可放心,虽然要求官员们做出这番举动,但这也仅仅只是一些表面形式而已。毕竟,面对天下百姓那众多悠悠众口,总要采取一些措施加以封堵才好。否则,一旦舆论四起,恐怕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与混乱。
至于第三点,则明确规定所有官员绝对不可肆意谈论已故亲王所患疾病的任何情况,更不能对其死因进行无端猜测或散布所谓的阴谋论调。但凡有违抗此命令之人,不但会被立刻罢免官职、削除职务,甚至其整个家族都将受到严惩——被流放到遥远的海外之地。这样严厉的惩罚旨在警示众人,务必谨言慎行,以免祸从口出。
而第四点尤为重要,在此亲王丧葬期间,各个衙门切不可借为国丧之名,故意玩忽职守、消极怠工。如今正值南北京察的关键时期,办公时必须比以往更加勤奋努力才行。对于那些内部事务存在争议无法定夺的问题,又或是各衙门本身并无权限处置的重大事项,一概需上报至内阁,由内阁进行统一处理,严禁任何衙门擅自作主作出决定。然而,涉及到军政方面的重大事宜以及有关海外商务等重要事务的,则一律直接呈报给军机处……”
杨嗣昌面色凝重而坚毅,他的话语如连珠炮般倾泻而出,中间竟然没有丝毫停顿和换气的迹象。只见他条理清晰、有条不紊地一口气说出了七八条指示,每一条都说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不已。
崇祯皇帝坐在御榻之上,聚精会神地聆听着杨嗣昌的陈述。随着对方一条条精妙绝伦的指示传入耳中,崇祯皇帝不禁频频点头,表示赞许。
他心中暗自思忖:如此才能出众之人,实乃政务上不可多得的王佐之才啊!也正因如此,自己才这般依赖杨嗣昌,不愿轻易与之分开。此人对于各种事务的归纳总结能力堪称一绝,总能迅速抓住关键要点,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崇祯皇帝转头看向身旁侍立的王承恩,开口问道:“王大伴,方才杨爱卿所言,你可曾一一记下了?”
王承恩连忙恭敬地点头应道:“回皇爷,老奴皆已牢记在心。”
崇祯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吩咐道:“那便甚好。待司礼监将这些指示详细抄录妥当后,妥善保存起来。若哪天朕的福王亲叔叔不幸薨逝,无论是内廷还是外廷,都需严格按照这份记录行事,不得有误。如此一来,凡事皆能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理。”
当崇祯皇帝说出这番话时,其语气竟是那般冰冷无情,毫无半点人情味可言。仿佛福王将死对他而言,不仅不是一件悲痛之事,反而令他颇为欣喜。
“喏。”王承恩恭敬地应道,然后迅速转身走出了军机处。他脚步匆匆,目的地正是司礼监和内阁所在之处。
王承恩要向两个关键部门转达杨嗣昌所精心制定的关于亲王薨逝后,京城各个衙门应当如何应对处理的详细方案。这项规定将会被确立为既定惯例,毕竟如今京城之中的亲王与郡王数量众多,谁也无法保证不会再出现像福王那般因水土不服而不幸离世的情况。
与此同时,杨嗣昌目送着王承恩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不见的身影。当确认对方已经离开之后,他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得意之情。
能够让崇祯皇帝对自己所说之话毫无保留、全盘接受并且一字不改地依从执行,这种成就感无疑令他倍感自豪。
然而,尽管内心欣喜若狂,但杨嗣昌深知在表面上仍需保持一份矜持和谦逊。于是,他强压下心头的喜悦,缓缓将目光从门口收回,重新落回到屋内正端坐着的另外两位军机大臣身上。
直到此刻,杨嗣昌方才突然意识到,就在自己身边还坐着这两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虽说崇祯皇帝在这件事情上完全信任并采纳了自己的建议,甚至连询问一下他们二人意见的环节都省略掉了;但作为首先提出此倡议之人,于情于理自己都应该向这两位同仁略作解释或者示意一番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