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朱紫之争 (2 / 2)
看看阅读网www.kkshuwu.com
你要改革官制,可拿出的方案如此激进,要是引发官变,你打算怎么收场?派兵镇压吗?难道要让整个大华官场都人心惶惶,无心治理百姓?”
“梁王,本相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长远考虑。如今国家已然凋敝不堪,想要恢复民生至少得三年时间,再坏还能坏到哪儿去?倒不如一鼓作气,彻底解决冗官问题,打破旧有格局,重新开始!” 颜夫子眼中闪过一丝寒芒,语气里满是冰冷之意。
“梁王不必担忧,有我和康白在,只需一万兵马!绝对不会让大华乱起来!” 万和宜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杨文和听了,冷笑连连,心中暗自感叹,这些没有基层主政经验的人,骤然握有大权,要么就是太过激进,脱离实际,要么就是太过保守,畏缩不前。
想到这儿,杨文和也懒得再多费口舌,直接说道:“官制改革,本王绝对不会同意。
此次春闱,取士规模扩大至一千五百人。右相担任主考官,九龄和皮卞担任副考官。要录取谁本王不过问,但有一点,此次这一千五百人,只留一百人在大华,其余的全部都要去西夏故地,从知县做起,三年之后进行考评,根据政绩来决定是否留用。
其次,成立发展和改革司,长公主和石介担任主官,负责主持江南九道的经济改革事宜。”
杨文和说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静静地看着颜夫子。
颜夫子陷入沉默,他心里明白,杨文和这是摊牌了。自己原本想着通过改革官制,清除一批世家官员,提拔一批寒门官员,这样便有机会在长安的官场中争夺话语权,逐步增加寒门官员的比例,最后再改革科举,为寒门子弟铸起龙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从这几次与杨文和的交锋来看,他是绝对不会同意自己触动大华的官制,不管是为公还是为民。这次杨文和提出的条件,确实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以往大华科举取仕的人数从未超过八百,如今却一下子扩大近一倍。
自己还能成为主考官,这样一来可操作的空间就大了。虽说最后大部分进士都要被送到西夏故地,但至少还有一百个进士能留在大华,可供自己谋划。况且,那些被送去西夏故地的进士,日后也会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将来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助力。
想到这儿,颜夫子也能猜出杨文和的心思。他是见不得大华有一丝一毫的动乱,更重要的是,他这是想扶持自己的得意门生石介进行所谓的经济改革。
这一点,颜夫子倒没有什么反对意见。毕竟改革都在江南进行,况且改革向来都是出力不讨好的事儿,弄不好还会有性命之忧。既然他们愿意去做,那就让他们去做吧。
颜夫子思来想去,再三权衡,确信自己并没有太大损失之后,便点头同意。
杨文和见此,也不再多说什么,一扶袍袖站起身来,率先走出了垂拱殿。
石介紧跟在他身后,一言不发。
“好久没回家吃饭了吧?走吧,你师娘做了你最爱吃的羊肉馅饺子,看你整天在吏部忙得不可开交,估计都没正儿八经吃过一顿饭。” 杨文和语气淡淡地说道。
石介听了这话,微微一愣,喉咙动了好几下,小声说道:“恩师,咱们为啥要向他让步?我就是从寒门一路走上来的,对他们太了解了。科举出身的人,主政一方往往全凭书生意气,必须要经过数年的历练,才能看出他们的真才实学。
我在庐陵县的那几年,要不是恩师您时常教导我,我恐怕早就惹出大祸了,更别提把庐陵变成富裕县了。
这次一下子开了这么大的口子,那颜夫子肯定会在暗中操作,录取很多寒门子弟。
我看过师弟写的那《西夏发展纲要》,那可真是真知灼见,很多政策我以前就是听也没听说过。但是仔细想想,按照这个纲要来做,西夏用不了十年就会变成塞上江南。这一下子放这么多寒门子弟去做知县,他们哪会认真执行师弟的《发展纲要》?”
杨文和轻轻笑了笑,疑惑问道:“你之前不是一直吵着嚷着要革新吏治,富民强国,造就一个盛世大华吗?以前我一直把你留在两浙路,磨炼你的性子,就是担心你主政之后会过于急于求成。
如今大华凋敝,正是你大展身手的时候,怎么还变得瞻前顾后了呢?”
“哎!不怕恩师您笑话,师弟在北上之前,特地到我府上,和我讨论西夏故地的发展之事。我俩相谈甚欢,很多见解都不谋而合。可谈着谈着就变成了辩论。
师弟认为大华还是太穷,首要任务是发展,发展能解决将近九成的问题。我却觉得大华的发展已经到了头,农业税、商业税、海关税等等,每年也就那些定额,能做的就是在这些定额里想办法节流,合理规划运转,让每一笔钱都用得更合理。
师弟也没多说什么,就带我去看了那新式的纺车,又给我看了西夏的发展纲要,还跟我讲了海上贸易的前景。我这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原来开源不单单是加重税收,还可以通过更新工具,发展新的贸易和商业来推动经济发展。
师弟走的时候,给我留下了一首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这几天反复品味,越品越觉得有味道。原来我那时候自认为的克制,还是太过激进了,最好的改革就应该像春风化雨一样,这才是主政官员应该追求的境界。” 石介不住地感慨着。
杨文和听了,放声大笑,拍了拍石介的肩膀,勉励道:“好孩子,为师果然没看错你!当初见到你的时候,你那股子狠劲和倔强,确实吓了我一跳。不过后来发现,你虽然胸怀抱负,却也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这就是我一直看好你,任由你折腾的原因。
如今你的性子比以前更加沉稳了,为师也放心让你主政大华的经济改革了。”
“恩师…… 那颜夫子!” 石介欲言又止。
“放心,现在西夏故地划分为九道,是三公主和西夏公主联合主政,那里的党项贵族和贫民众多,一千个官吏派下去,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而且西夏故地的驻军多达五万,本质上那不是一个文官政府,而是一个军政府。这些新来的官吏,有能力的,就永远留在北地效力吧,那些祸国殃民的,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
至于留在大华的那一百个进士,考评的权力在你吏部手里。颜夫子录取他们为进士容易,可想要让他们进入朝堂,那就难喽。你多留意一些艰苦的地方,春闱之后,把他们外放任职。
让这些书生都去见识见识什么是人间疾苦,好好历练历练。有能力的,要提拔重用;平庸无能、祸国殃民的,该免职就免职,该处置就处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就拿这一百人先练练手,为以后大华安定,解决冗官问题积累经验。” 杨文和语重心长地说道。
石介听了,久久没有说话。等和杨文和一同迈入相府之后,才有些落寞地说道:“恩师,这些事您明明看得最清楚,要是您主持经济改革,想来比我更容易成功,阻力也会更小。我……”
“傻小子,说什么傻话呢?我还能活几年啊?哪有那么多精力什么事儿都管?以后的大华,就是你们年轻人主政的天下了。趁着我现在还有余力,就把你们都带出来。
大华的百姓太不容易了,还能经得起几次折腾?有你们这些孩子在,就算我百年之后,也能含笑九泉了。” 杨文和搂着已然哽咽的石介,走进大堂,嘴角满是微笑。
“你个臭小子,都多久没回家了?快去洗手,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羊肉饺子,看你都瘦成啥样了。” 谢南看着走进来的石介,满是宠溺地骂道。
石介轻声唤了句 “师娘”,便乖巧地走到一旁洗手。听着耳畔谢南的唠叨,往昔那一幕又清晰地浮现眼前。
当年,年仅十八岁的他,还是个穷困潦倒的少年,为赴京赶考,一路奔波,盘缠用尽,饿了整整四天,最终体力不支,晕倒在路旁。那时,谢南尚还很年轻,心地善良的她,将自己带回了家中,还亲手做了羊肉饺子。
此刻的场景,竟与那日毫无二致。自己在一旁洗手,谢南在旁边念叨着刚下朝的杨文和。这样温暖的画面,自从父母离世后,便只能在梦里得见。
“快过来!饺子都要凉啦!” 谢南摆了摆手,高声呼喊着,随即将一双筷子塞进石介手中。
石介朝谢南腼腆一笑,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那年十八。
喜欢风流俏佳人请大家收藏:(
)风流俏佳人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