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张元干 (1 / 2)
看看阅读网www.kkshuwu.com
张元干生于北宋仕宦家庭,书香门第的熏陶使其自幼好学,少年时便崭露头角,受江西诗派影响,词风初定。
张元干出生在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家庭,无疑为他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祖父张肩孟作为宋皇佑五年进士,官至朝奉郎、歙州通判,其学识和为官的风范无疑对张元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父亲张安道同样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善文,且曾在邺县为官。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张元干从小就接触到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高尚的品德风范。
张元干早年丧母,十四五岁便随父在任。他受家风影响,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成为他幼年生活和读书的地方。在这里,他常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每逢宾客酬唱,他必专心倾听,有时随口应和,其辞藻可观,常常让满座之人惊叹,因此人称之 “敏悟”。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 年),张元干来到江西南昌,向东湖先生徐师川请教诗词句法,并参加了江西诗派洪刍、洪炎、苏坚、潘子真、吕本中、汪藻、向子諲等人的诗社活动。在这个诗社中,他们饮酒赋诗作乐,张元干深受江西诗派的影响。江西诗派以杜甫为宗,强调 “无一字无来处”,注重诗歌的技巧和用典。在与这些诗人的交流和学习中,张元干的诗词创作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2 岁时,张元干又跟父亲到汴京入太学上舍生。在太学的学习中,他的学业和诗词创作均大有长进,有名声。他作有《菩萨蛮》等词,以清丽妩秀的韵致,显示出早年词作的格调,获得了人们的称赞。宣和二年(1119 年),张元干即释褐入仕,任开德府教授,授文林郎。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也为他后来在文学和政治上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二、力抗金兵之路
(一)保卫汴京之战
靖康元年(1126 年),金兵气势汹汹地进犯,直逼东京,朝廷上下一片惊恐。宋徽宗仓皇出逃,部分朝臣弃官而逃,而宰相与执政官竟主张钦宗 “暂避敌锋”。在这国事危难之际,李纲力谏主战,钦宗勉强决策固守,并任命李纲为亲征行营使。此时,三十六岁的张元干毅然决然地投奔李纲,充任他的僚属,投身到保卫汴京的激烈战斗中。在这场战斗里,张元干与李纲一起,坚决反对割地求和。金兵虽然提出了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为退兵的条件,但他们毫不退缩。经过激烈的战斗,金兵死伤数千人,最终汴京得以暂时保全。张元干在这场战斗中展现出了坚定的爱国豪情和无畏的勇气,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二)战后的波折
金兵北退后,朝廷却又 “置边事于不问”。不久,张元干和李纲以 “专主战议,丧师费财” 的罪名被罢免。张元干遭贬后,不得不离开京都,沿着水路漂泊南下。靖康元年冬天,张元干流落在淮水之上,此时,他听到汴京失陷的消息,哀痛与悲愤交织在一起。他用一组用血泪凝成的《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深刻地反映了靖康之难的悲剧性史实。这些诗作中,满含着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金兵暴行的愤怒。他以笔为武器,抒发着自己内心的痛苦和不屈。在这段漂泊的日子里,张元干历经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三、辞官后的坚守
(一)愤而辞官
绍兴元年(1131 年),张元干目睹南宋君臣闻风而逃的可耻行径,心中充满愤慨。同时,自己主战获罪却又遭 “卖屋金” 的流言,这让他深感愤然难平。在这种情况下,张元干毅然决定辞官归里。回到家乡后,他将内心积郁的爱国悲愤尽情倾注到文学创作之中。他以笔为剑,抒发着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朝廷腐败的不满。
(二)交游爱国志士
张元干回乡后寓居在福州,但他的内心深处始终系念着国家民族的命运,渴望南宋朝廷能够收复中原。“小隐故山今去好,中原遗恨几时休”,这句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在家乡,张元干交游的大多是有民族气节的爱国志士,如李纲、张浚、吕本中、叶梦得、胡铨、李弥逊等人。他们时常一起登山临海,吟咏酬唱,以排遣心中的郁闷,同时也互相激励,坚定抗金复国的信念。
绍兴十年,李纲在福州病逝,张元干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写了《挽少师相国李公五首》及《追荐李丞柏设斋疏》等诗文,以寄托自己深切的哀思。李纲的去世对张元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爱国信念。两年后,秦桧又指使爪牙诬陷胡铨,把胡铨除名押送新州(今广东新兴县)编管。张元干不顾个人的安危,在绍兴十二年七月初一日,为挚友胡铨饯别送行,并把填膺悲愤和战斗友情融入了《贺新郎》。这首词不仅表达了他对胡铨的深厚情谊,更体现了他对卖国者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张元干在赋闲的二十多年里,足迹大都在福州一带。他与这些爱国志士的交往,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经历,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成为了南宋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