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书屋kkshuwu.com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历程漫长,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

1. 原始农业时期(约年前-公元前21世纪):

- 起源多元:中国农业并非起源于单一中心,而是多源头起源汇合而成。黄河流域以种植粟为主,长江流域以种植水稻为主,华南地区可能从种植薯芋类块根块茎作物开始。例如,距今七八千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以种粟为主,浙江余姚河姆渡以种稻为主。

- 生产工具原始:以磨制石器为主,同时广泛使用骨器、角器、蚌器和木器。有砍伐树木和清理场地的石斧,翻土和松土的石耜、骨耜、石铲,收割用的石刀、石镰、骨镰、蚌镰、蚌刀等。

- 耕作方式简单:分为刀耕和锄耕两个阶段。刀耕即“刀耕火种”,砍伐树木、纵火焚烧开垦荒地,用尖头木棒凿地成孔点播种子,土地不施肥、不除草,只利用一年便弃去。锄耕阶段有了石耜、石铲等农具,可对土壤进行翻掘、碎土等加工,人们开始相对定居,形成村落。

- 农作物和家畜种类较少:农作物主要有粟、黍、水稻等;家畜饲养方面,南北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都有驯养猪、犬、牛的遗存,羊及马以北方为主,鸡的驯养稍迟。

2. 夏、商、西周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

- 青铜农具出现但数量不多:这一时期进入奴隶制社会,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但主要仍是木、石器,农具种类增加,出现了铲等掘土工具和镰等收割工具。

- 土地制度为井田制:土地为国家公有,国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中央一区为公田,四周八区为私田,公田由八夫助耕,收获物全部缴交统治者。

- 农业生产种类增加:黄河流域农作物仍以粟为主,但也出现了禾、谷、粱、麦、稻等多种作物。园艺生产有了果树与蔬菜的分工,瓜、果、杏、栗等园艺作物都已种植。养蚕成为农事活动的一部分,畜牧业的马、牛、羊、鸡、犬、豕“六畜”俱全且饲养数量增加。

3.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 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形成:鲁国实行“初税亩”,其他国家也纷纷采用按亩征收赋税的制度。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形成,农民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提高。

-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冶铁术发明,铁制农具广泛应用,耕地农具耒耜、锄地农具铫以及收获农具镰等都有了铁刃。铁犁的出现使耕地作业方式转变,畜力作动力的牛耕也应运而生,农业生产面貌大大改观。

- 水利工程兴建:许多大型灌溉工程如芍陂、漳水十二渠、都江堰和郑国渠等相继兴建,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好的水利条件。

- 栽培方法改进:土壤耕作精细化,发明了畎亩法(垄作技术),并且开始普遍施肥。

4.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589年):

- 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形成:耕耙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和运用,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如代田法、区田法等。

- 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关中地区修建了龙首渠、白渠等水利工程,灌溉面积大幅增加,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

- 农作物品种增多:小麦种植面积持续扩大,逐渐成为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豆、小豆等豆类作物种植也较为广泛。

- 畜牧业发展:官方和民间都重视畜牧业,马、牛、羊等家畜的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畜牧业成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5. 隋唐宋元时期(公元581年-公元1368年):

- 经济重心南移:随着南方的开发,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水稻生产迅速发展,至宋代水稻跃居粮作之首。

- 多种经营发展:除了粮食作物种植,经济作物如茶叶、棉花、甘蔗、油菜等种植面积扩大,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 水利工程不断完善:江南地区修建了大量的圩田、堤堰、水闸等水利设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田的抗灾能力。

6.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

- 精耕细作深入发展: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农业生产向进一步精耕细作化发展,通过增加复种指数、改良土壤、选育良种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 农作物结构变化:原产美洲大陆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等作物传入中国,并迅速传播开来,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改变了中国的农作物结构。

- 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发展:形成了一些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的地区,如江南的蚕桑产区、福建的茶叶产区、广东的甘蔗产区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稻、黍、稷、麦、菽”通常被称为“五谷”,分别指以下内容:

一、稻

- 一般指水稻,其果实经过加工后成为大米。

- 口感:煮熟后的大米口感软糯适中,有一定的黏性,带有淡淡的甜味和米香,不同品种的大米在口感上会略有差异,如有的品种更加香糯,有的则更有嚼劲。

二、黍

- 即黄黍,果实去皮后叫黄米。

- 口感:较为粗糙,比大米硬,有独特的谷物香气,可能略带一点涩味,常用来制作黄米糕等食品,口感黏糯但不如糯米那么强的黏性。

三、稷

- 一说为粟,即小米。

- 口感:颗粒较小,煮成的小米粥口感细腻顺滑,有淡淡的清香,容易消化。小米饭则口感稍硬,有一定的嚼劲。

四、麦

- 主要指小麦。

- 口感:磨成面粉后可以制作多种面食。面条口感爽滑劲道,馒头口感松软,面包则有不同的口感,如软面包柔软细腻,全麦面包略带粗糙感且有浓郁的麦香。

五、菽

- 豆类的总称,如大豆、绿豆、红豆等。

- 口感:大豆可以制成豆腐等食品,口感嫩滑;绿豆可以煮成绿豆汤,口感清爽;红豆煮烂后口感软糯香甜,可用于制作豆沙馅等。不同的豆类在口感上各具特色。

以下是“稻、黍、稷、麦、菽”的种植历史介绍:

1. 稻:

- 起源:中国是栽培水稻的起源地之一,起源于1万年前的以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和以南地区。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桐乡罗家角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遗存,已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

- 发展:从石器时代开始,大米一直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人民的主粮。唐、宋以后,南方一些稻区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稻米的供应基地。到明末时,粮食供应中大米约占7/10。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种植范围也逐渐扩大。

2. 黍:

- 起源与驯化:黍起源于中国,大约在1万年前被驯化,是人类驯化最早的作物之一。河北邯郸磁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成吨的黍。

- 历史地位:从商周到汉唐,黍都是人们的主粮之一。在《诗经》等古籍中频繁出现,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宋元之际,北方的小麦、南方的水稻逐渐成为主要作物,黍渐渐变成了小众作物,但在我国西北等地仍有种植。

3. 稷:

- 起源中心:已知中国是世界上稷考古发现最早、遗迹最为丰富的国家,以黄河中游为中心,西到新疆,东到黑龙江省的新石器遗址中均有发现稷的遗迹,证明了中国是稷的起源中心。

- 种植广泛:稷是中国主要的旱地作物,在中国东北、西北、西南、华北、华东以及华南等地区都有栽培。其具有较好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生长周期短,根系发达,对土壤和水分的要求不高。

4. 麦:

- 传入与发展:小麦原产于西亚地区,后传入中国。在中国的种植历史也有几千年,逐渐成为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春秋时期,小麦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到了秦汉时期,小麦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 地位提升: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小麦的种植技术不断改进,产量也不断提高,在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与粟一起成为中国古代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

5. 菽:

- 广泛种植:菽是豆类的总称,包括大豆、绿豆、红豆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豆类的国家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在古代,豆类作物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是人们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 重要作用:豆类作物具有固氮作用,能够改善土壤肥力,因此在古代农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豆类还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如豆腐、豆浆等,丰富了人们的饮食。

“稻、黍、稷、麦、菽”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具体如下:

1. 稷:

- 古代政治象征:中国古代把国家称为“社稷”,“社”指土地,“稷”为粮食,可见稷在古代人民生活和国家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周代拿稷来代表谷神,和社神(即土神)合称“社稷”,从这一称呼就能看出稷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是国家稳定和人民生存的基础象征。

- 主要粮食作物:稷起源于中国北方,具有高度抗旱耐热、抗虫害、生长期短等优点,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殷商时期已是人们的主食,不过其产量相对不是很高。在古代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

2. 稻:

- 南方主粮与经济支柱:在中国南方,水稻是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早在六七千年以前,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就已开始种植水稻。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南方的“鱼米之乡”因气候湿热、土壤肥沃且兼有渗透性,适合水稻一年多熟,使得南方在三国之后逐渐成为全国粮食的主要供应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文化传承载体:水稻的种植和生产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词、谚语等都与水稻相关,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等,反映了人们对水稻丰收的期盼和喜悦,成为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黍:

- 古代粮食“贵族”:在先秦时期,黍是粮食中的“贵族”。《诗经·魏风》中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诗句,体现了当时黍的重要地位。它还是祭祀先祖时的主要供品,在商周时期,饮酒盛行,黍也是重要的酿酒材料。

- 广泛种植与食用:黍的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泛,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乃至岭南地区都有分布。其粒小而饱满,颜色有红、黄、白等多种,可以用来制作多种食品,如包粽子、做黄糕和油炸糕等。

4. 麦:

- 北方主粮之一:小麦原产于西亚地区,大约在5000年前传入中国境内,后来逐渐成为中国北方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粮食加工工具和方法的进步,小麦被加工成面粉,制作成各种面食,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北方地区的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

- 推动饮食文化发展:小麦的种植和食用推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种类,如馒头、面条、饺子等各种面食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

5. 菽:

- 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菽是豆类的总称,包括大豆、绿豆、红豆等。豆类作物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是古代人们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土地肥力的改善者:豆类作物具有固氮作用,能够改善土壤肥力,在古代农业生产中,与其他粮食作物轮作或间作,可以提高土地的产量和质量,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稻、黍、稷、麦、菽”的种植技术介绍:

1. 稻:

- 种子处理:选择优质的种子,清洗干净后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然后放在纱网袋中进行催芽,保持温度在30℃左右,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 整地:水稻种植需要肥沃的土壤,所以要进行精细整地。翻耕深度一般在20厘米左右,同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和化肥作为基肥,如过磷酸钙、硫酸钾等,以提高土壤肥力。

- 移栽:当秧苗长到一定高度时进行移栽,一般株行距保持在15-20厘米左右。移栽时要注意尽量避免损伤秧苗根系,确保秧苗能够快速成活。

- 田间管理:水稻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但不同生长阶段对水的需求不同。例如,分蘖期需要浅水灌溉,以促进分蘖;孕穗期和抽穗期则需要保持较深的水层。同时,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适时追肥,如分蘖肥、穗肥等。此外,还要注意及时除草和防治病虫害,常见的病虫害有稻瘟病、稻飞虱等。

2. 黍:

- 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中等、通气良好的沙质壤土地块。秋季进行深耕,深度在20-25厘米,耕后及时耙磨,使地块平整细碎,以利于出苗。

- 种子处理:用磷酸二氢钾浸种,浓度一般为20克兑水1千克,溶液液面高出黍种1厘米左右,浸泡2小时,捞出晾干后播种。也可在播种前晒种,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 播种: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土壤墒情适当调整。播种方法采用耧条播,行距25厘米左右,播深4-5厘米,播后适当镇压。

- 田间管理:出苗后要注意防止“灌耳”和“烧尖”。两叶期进行间苗,4-5叶期定苗。中耕一般进行三次,第一次在5片叶时进行,深度5-6厘米;第二次在第一次中耕后10-15天进行,深度8-10厘米;第三次在抽穗前进行,注意浅锄,避免伤根。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肥,拔节孕穗期可结合中耕、灌溉追施一次氮肥。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如黑穗病、红叶病、蚜虫等。

3. 稷:

- 选地与施肥: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播种前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提高土壤肥力。

- 播种时间:一般春季的5月份和秋季的8月底到9月初是较好的播种时间。

- 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等方式,条播可保证合理密度及产量,也便于田间管理。播种深度一般为3-5厘米。

- 田间管理:稷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光照,要注意及时浇水和除草。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肥,以促进植株生长和提高产量。

4. 麦:

- 选种:选用品质优良、单株生产力高、抗逆性强、经济系数高、不早衰的良种。

- 整地施肥:播前进行精耕细整,翻耕深度旱地20-25厘米,稻茬地15-20厘米。同时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无机肥结合施用,改善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播种:播种前要进行药剂拌种或直接选用包衣种子,以防治病虫害。根据小麦品种特性、播种期确定播种量,一般在田间持水量为70%-80%时播种,有利于出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