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书屋kkshuwu.com

大约在1万多年前,中国的先民们就开始对野生稻进行驯化,以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和以南地区被认为是中国栽培水稻的起源地。 到了7000年到4000年前,大米开始成为人们的主食,河姆渡遗址和良渚遗址中都发现了数量庞大的碳化稻米,甚至有粮仓。水稻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漫长的阶段,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 起源与早期发展: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大约在一万多年前,野生稻就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到六千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野生稻逐渐成为栽培稻,籽粒变得饱满,千粒重也增加了。

- 目前发现的较早的水稻种植遗迹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 7000 年,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稻谷、稻壳、稻秆等堆积物,以及种植水稻的农具,证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较为熟练地栽培水稻。随着时间推移,水稻种植技术不断传播,在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华南地区、西南地区等地相继发现了栽培稻的遗存,水稻种植区域不断扩大。

先秦时期 水稻在先秦时期已成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诗经》《尚书》等早期文献中对稻多有提及。如《诗经》中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十月获稻,为此春酒”等诗句。

当时水稻的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但在黄河流域也有一定的种植,不过规模相对较小。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中,不仅有占卜稻谷是否丰收的记载,还有人们为灌溉稻田开凿水渠的记录,这表明当时水稻的种植和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 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农业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铁制农具的普及,促进了水稻种植的发展。粮食产量大大提高。 由于大型水利设施的营建,关中地区成为“天下陆海”,水稻开始在北方大范围种植。例如,东汉张堪在狐奴山下开稻田八千余顷。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但水稻种植仍在持续发展。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水稻种植技术的提高和种植面积的扩大。一些水利工程的兴建也为水稻种植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如东晋时期在江南地区修建的许多水利设施。

- 隋唐时期水稻种植更加广泛,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唐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种植水稻,并且出现了一些水稻的优良品种。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南方水稻种植的地位日益重要,南方地区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大运河的开通,也便利了南稻北运,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宋朝时期,水稻熟制从一年一熟提升到一年两熟,产量跃居粮食首位,这使得宋朝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过亿的国家。占城稻传入中国,这种水稻原产于越南占城,因其高产且环境适应能力强,在引进之初就被大范围推广种植,特别是在水资源丰富的江南地区,生长速度更快。

- 元朝时期,水稻种植技术继续有所发展,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新的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 明清时期:水稻种植技术进一步提高,南方部分地区水稻熟制提升到一年三熟,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更多人吃饭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对于粮食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此外,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专业化的水稻种植区域,如太湖流域的一些地方以种植优质水稻而

此后,水稻种植不断发展和传播。随着时间推移,栽培技术、品种等不断改进和丰富。古代不同时期都有关于稻米的文献记载,《诗经》中就有对蒸饭过程的描述;秦汉时期流行干饭,将蒸熟后的米饭晒成干饭后,放进陶罐,方便携带;魏晋时期精选细淘,通过甑蒸烹饪米饭;唐宋时期,米饭吃法更加丰富,还从国外进口稻谷,出现了各种搭配食材的米饭做法。

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培育和种植了许多优质的大米品种,以下是部分具有代表性的:

- 超级稻:我国科学家通过一系列的品种选育与应用推广,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水平。其中最着名的是杂交稻的培育与应用研究,超级水稻不仅喂饱了中国人,还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 丝苗米:在广东台山的“广东第一田”,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开始种植新四粘、木新粘等优质水稻品种。20世纪70年代,产自“广东第一田”的大米成为香港市场高端大米。本世纪以来,又开始推广齐粒丝苗、五星丝苗、齐丰占、象牙香占等优质品种,大米品质、产量双提升,并作为主产区推动台山大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 五优稻、松粳等系列稻种: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鼓励和扶持五常农民大量种植水稻,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进一步提高五常大米的产量和品质,国家先后组织了十几位水稻专家前往五常调研,为五常培育了适合本区域种植的五优稻、松粳等系列稻种,并采用了具有五常特色的一段超旱育苗及大棚旱育苗栽培技术。现在五常种植较多的“稻花香2号”稻米品种,也是在这一背景下由田永太于1993年发现并种植试验出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老来青”:上海松江地区是江南水稻重要主产区,明代就有“香粳”“薄稻”等经漕运进贡京城。新中国成立以后,陈永康培育的“老来青”晚粳良种,不仅产量高且米质优,香味浓郁,是令上海市民念念不忘的具松江标识的特色农产品。

- “松早香1号”:由松江区农技中心自主培育的早熟品种,经7年定向选育,在种植中表现出了抗倒伏能力强、病虫害少、米粒美观、品质好等特点,有力填补了上海国庆新米市场的空白,占上海市国庆稻种植面积的43%,居全市之首。

- “松香粳1018”:同样由松江本土选育的优质中熟品种,于今年获得国家优质稻米品种评选金奖。

- 宁粳57号、宁粳31号、稻花香等:甘肃乌江镇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列为甘肃省水稻生产基地。后来水稻面积缩减,传统品种几乎销声匿迹。2016年开始,通过争取贡米繁育项目,会同农业专家考察并引进多个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历经三年时间,筛选出宁粳57号、宁粳31号、稻花香及乌江老稻子四个品种进行种植并推广。超级稻的种植需要以下条件和技术:

- 条件:- 土壤条件:超级稻适合在肥沃、保水性好、透气性佳且耕作层深厚的土壤中种植,例如壤土或粘壤土。这样的土壤能为超级稻生长提供充足养分,利于根系生长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像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土,经过长期培育和改良,肥力较高,就比较适合种植超级稻。

- 气候条件:温度方面,超级稻适宜在温度相对较高且稳定的环境中生长。例如在水稻生长季,日平均温度在 20 - 30℃较为适宜,能够满足超级稻各生长阶段的需求,促进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光照方面,充足的光照对超级稻生长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进而影响产量。一般要求在生长季有较长时间的日照,如我国南方地区的光照条件,能较好地满足超级稻生长对光照的需求。降水方面,丰富且分布均匀的降水是超级稻良好生长的必要条件。在水稻生长期间,需要大量的水分来维持生理活动,一般要求年降水量在 1000 毫米以上,并且在关键生长阶段不能出现长时间的干旱或洪涝灾害。

- 技术:

- 培育壮秧:

- 种子处理:挑选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晒种、消毒(如用强氯精等药剂浸种)、催芽等操作,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例如,先将种子晒 1 - 2 天,然后用强氯精 300 - 500 倍液浸种 12 小时左右,再进行催芽,催芽时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确保种子破胸露白。

- 秧田准备: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田块作为秧田,精细整地,施足基肥(如腐熟的有机肥、复合肥等),使土壤肥沃、疏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